又是一年高考季。
明天,将有千万学子走进考场,迎接人生中的一场重大考验。
寒窗苦读十数载,一朝金榜题名时。
高考历来受到政府、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,也有很多人因此将其与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相比较。毕竟,二者都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。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“金榜题名”“蟾宫折桂”“独占鳌头”等,均出于科举制度。
古代殿试图,殿试产生状元,由皇上钦点
今天,“保密观”就与大家聊一聊,现代高考与古代科举在保密措施上的一些细节。
中国的科举制度,滥觞于隋,成型于唐,完备于宋,鼎盛于明清,历时1300年。虽然历朝历代考试制度多有不同,但对于考务保密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。
古代科举考生试卷
而我们的高考,也一直将安全保密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,由多个部门严密部署、周密安排,以此确保高考的公平、公开和公正。
命题保密
据记载,自唐宋以来,为了科举的公平起见,对命题保密采取了比较严格的措施。宋代出现了“锁院制”,礼部出科举试题时,命题者进入考试院后,即不得外出,也不准与闲人往来,后人称之为“入闱”。
科举试题一律采用《四书》《五经》里的语句,答题采用八股文的形式。
如今,我们的高考试题在命题阶段,命题老师也要实行“全封闭工作形式”。工作环境相对封闭,还有专门的保密室和工作室,不得携带任何除命题工作设备外的通讯、录音、录像及信息存储工具进入命题场所,且有武警协助安全保卫,这种状态要持续到高考全部结束。
试卷保密
我国古代在制作试题时,已经非常注意试卷保密。如宋代将科举试题分为几部分,由不同工匠雕刻、印刷,防止工匠在雕刻试卷时知晓考题内容,所谓“命工锯板分雕,防漏泄也”。
清朝光绪乙亥乡试题纸
如今,我们的高考试卷一旦进入印制阶段,印制工人也要和命题老师们一样,暂时“与世隔绝”,不仅手机等电子设备没有机会碰到,有时候连生活垃圾都不能随便丢。
待高考试卷印制出来,即被定为绝密级国家秘密。它们被存放在保密室,处于电子监控和“重兵守护”之下,出行有GPS全程定位,享受“国宝级”的待遇。
答卷保密
在古代,为了避免阅卷人给考生打人情分,官吏会统一将试卷卷首的考生姓名、籍贯封住或者裁去,实际上就是在密封试卷。这种做法被称为“糊名”,宋代以后常称“弥封”,又称“封弥”。
史料记载,我国从武则天执政时期,就开始采用糊名法用于吏部的铨选考试和制科考试。自北宋起,糊名法因其能够切实有效地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、公正,得到了普遍运用。
古代科举考试图
不过,正如民间一句俗语,你有张良计,我有过墙梯。很快,朝廷发现糊名法也出现了漏洞。虽然阅卷人无法看到考生的姓名,但有心者却能够通过辨认字迹给熟悉的考生打高分。于是,从宋真宗执政时期,又出现了“誊录”制度,派书吏将试卷抄成副本,供阅卷人评阅,以此避免阅卷人根据笔迹给考生打人情分。
古代科举考生试卷(局部),上有“弥封”字样
现在,高考每场考试结束后,试卷也要进行密封。大家会看到,高考试卷上面有一条密封线,特别书写了“密封线内不准答题”的字样,这也是以密封的方式保护试卷信息。
而过去的誊录,则被无纸化阅卷代替。组织阅卷前,有关机构会将试卷进行扫描,变成电子数据存储在电脑里。然后由阅卷老师进行“流水作业”,每一组阅卷老师都只负责一道试题,阅卷时须严格遵守评分细则,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。因此,根本不可能出现通过辨认字迹打人情分的情况。
考场保密
在古代科举考试中,为了防止考生使出换号、换卷、代考、夹带等舞弊手段,朝廷可谓绞尽脑汁。我国自唐代就已经初步建立入场搜查规则,考场内还有治安巡查人员维持秩序。
到了清代,对入场搜检的要求尤其严格,并制定了严苛的科场条例。为防止出现枪手冒名替考的现象,考生进入考场前,还必须经过点名和识认,投递“识认官印结”(相当于现在的准考证)。此外,还要求考生交卷后,考场重新关闭加锁。已出场的考生,不得再次进入,以此杜绝考场信息外泄。
电视剧《知否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》剧照。为杜绝考场信息外泄,古代科举考试期间进行锁院
现在,每逢高考季,作弊与反作弊的激烈斗争也在频频上演。一方面,学子们为进入理想的高等学府发起最后冲刺;另一方面,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披挂上阵,妄图利用高科技作弊工具,在考场内外传递信息。
相应地,高考期间,我们的监考工作者和相关部门都在严阵以待,从各方面加强考务管理,坚决防范考试舞弊。
2019年,青岛市使用只能视频监考系统,对考场进行网上巡查
转载自《保密观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