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首届数字政府建设峰会在广州开幕了。峰会以“建设数字政府,加快数字化发展”为主题,探讨大数据时代的数字政府建设。
对于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而言,数字化政府意味着日常工作中的“联网”时间变得更多了,泄密的风险自然也随之增加。
小安总结了5个机关单位数字化办公中最容易出现的泄密点,来看看你都能识破吗
01、通信工具办公泄密
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,不少机关单位都使用QQ、微信、钉钉等互联网即时通信工具来办公,办公效率得到大大提升。
但同时,由于社交软件一对多的爆炸式传播模式,一旦涉密资料外传,泄密范围会呈指数式扩大,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。
保密法规定,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中传递国家秘密。
在实际工作中,确实因工作需要组建工作群的,应该严格控制范围,网上交流内容严格限制为周知性的一般信息,做到“涉密不上网,上网不涉密”。
保密提醒:QQ、微信、钉钉等互联网即时通信工具不得用于涉密办公
02、微信公众号泄密
作为组织、机构的重要形象宣传平台,不少机关单位、社会组织、社会媒体等都开设了自己的公众号平台,或其他对外宣传平台。但在信息的推送和交流过程中,却存在着极大的泄密隐患。
比如,国家秘密知悉范围内的组织或人员,对拟推送的信息保密审查不严或缺乏审查,将涉密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泄露出去。
再如,有关组织或个人明知其他网站、媒体刊登信息属于国家秘密,仍转载至其微信公众号中,造成泄密范围进一步扩大。
同时,在与网友的互动过程中,若没有把握好尺度,也可能通过回复的方式将涉密信息泄露出去,少数网友也可能在评论中泄密。
保密提醒: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和互动中,严禁涉及国家秘密和内部敏感信息
03、政务邮箱被渗透
因为政府信息公开、电子政务等需要,机关、单位会在互联网上公开并使用政务类电子邮箱接收、传递信息,这就给境外情报机构通过互联网实施渗透、刺探提供了绝佳的机会。
境外情报机构往往会向电子政务邮箱中发送搜情买密的电子邮件,邮箱使用者阅读此类邮件后,如果信念不够坚定,容易被收买并实施供情卖密行为。
保密提醒:谨防境外情报机构利用机关、单位,公开的电子公务邮箱实施网上勾连、策反
04、电子邮箱泄密
电子邮箱“一对一”的传播方式,看似安全、私密,实际上整条传播路径都暴露在网络中,非常容易泄密。
回以往的案例,相关责任人有的抱有侥幸心理,认为使用互联网电子邮箱临时或少量传递国家秘密不会导致泄密;
部分“保密意识较高〞的人员还对文件资料加密后传送,认为加密安全系数高,不会泄密;
部分违规人员存在技术盲点,认为在收件人收到涉密文件资料后,立即将双方往来邮件予以删除就可以避免泄密,而不知邮件服务商的服务器中仍然保存着全部邮件副本;
还有部分违规人员将涉密文件资料保存到电子邮箱的发件箱中,用电子邮箱代替网盘、云盘。
殊不知,这些看似“聪明”的操作,早已将涉密资料泄露了出去。
保密提醒:不得使用互联网电子邮箱传递国家秘密
05、互联网转载涉密
互联网上信息浩繁,某份文件被多家互联网网站刊载且末标密,并不意味着这份文件就一定不涉密,可以转载到本机关、本单位门户网站。
如果该份文件是被他人违规上传的国家秘密,转载行为会导致国家秘密扩散范围更广,造成“二次泄密”。
机关、单位门户网站转载互联网上的文件及有关信息,应当严格履行保密审查程序,尽量从文件的制发机关、单位官方门户网站或该机关、单位授权的媒体转载,避免从末经授权的网站转载。同时,在转载页面注明转载来源、时间、链接等。
保密提醒:机关、单位门户网站转载互联网上的信息,必须进行保密审查,建设数字化政府,更需要筑牢保密思想防线,时刻保持警惕,严格做到涉密不上网,上网不涉密。
转载自《安全保密》微信公众号